北京中医药大学

热搜关键字: 活动 交友 discuz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由阅读的环境里那些勃发的生命

[复制链接]

36

主题

65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01:1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是毋庸置疑的,无可辩驳的。熟悉历史的我,有无数的证据可以充分证明我自己的观点。但我们又必须理性地承认,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经忧患,历经风雨,步履蹒跚,苦不堪言。1978年的改革开放,国门大开,让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并奋起直追,然后有了四十年的大发展大繁荣。我成为时代的幸运儿之一——硕士毕业之后,我从北国冰城来到魔都上海,在中医药大学校园里从事图书编辑和策划工作,得以接触各种不同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大山深处走来的自己的各种不足以及后续应当努力的方向。

特殊的因缘际会,我最终选择在上海东南海滨一片清幽得近乎寂静的土地上安家,是否从此“春暖花开”暂时没有结论,但至少真的“面朝大海”了。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推动,此地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由冷清开始逐渐火热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宝贝女儿也不断地长大,在陪伴她的岁月流淌中,我那原本坚冰包裹的心灵渐渐迎来阳光与暖意。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我获得上苍的垂爱,在策划一些给孩子们阅读的图书选题之余得以有很多机会走近孩子们身边,给他们讲述我的专业背景、我的人生经历、我的思考感悟,以及我从诸多人文与科技大咖身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东西。我给他们讲我从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那些果实、植物和种子里品尝到的幸福的味道,讲遥远欧洲大陆上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的故事,讲让我无数次泪流满面的日本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的记忆和回忆,讲我当年学生时代做过的成功的和失败的医学实验,讲屠呦呦老奶奶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曲折经历,讲非洲大陆疟疾的肆虐,讲北京知青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以及《命若琴弦》,讲大唐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之时的饥溺之心、胞与之怀,讲南极科考队员转行之后写的关于南极的小说《南极绝恋》和以小说为基础拍摄的电影《南极之恋》,讲盛唐,讲弱宋,讲很多很多……或许,感谢从前很长时间以来的思考积淀,感谢周围诸多朋友的提携点醒,孩子们对于我的课饶有兴趣,课堂上的讨论可谓热烈,各种问题、各种思考都会被充分尊重,遇到我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或者问题,我也会十分坦然地向孩子承认:这个问题,我这里无法给出答案或者思考路径,或许你可以回去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求助于网络,或者我也可以帮你们问问我朋友圈里这方面的专家,然后下次告诉你或者通过你们的老师转告于你。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个细节。那天讲授的内容是曾经的南极科考队员吴有音先生写的与南极有关的小说《南极绝恋》以及由他本人执导的电影《南极之恋》,那是一个关于意外、死亡、毅力、坚守和美好爱情的曲折故事。五年级的少男少女们对于爱情是羞涩的,也是敏感的。在我的诸多提问之中,我还特意规避了一些稍显敏感的话题,但尽管这样,少男少女们都是热烈的、奔放的甚至是激动不已的。在过往的很多次授课中,那些十分热切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提问的,也就是那七八个孩子,以男孩居多。但这次关于冰天雪地里萌生出的爱情,举手回答问题最为积极的却是一个女孩,我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她,更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自始至终,我都能看到她的眼睛里闪耀着生命的无限光芒——柔韧而勃发,宽广而绵长。还记得我最后一个问题是:你们觉得老板吴富春和科学家荆如意在抵达文明社会之后还能一直维持幸福的婚姻吗?答案只有两种,那就是能和不能,孩子们都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和依据。作为一个授课人,一个阅读推广人,我觉得内心温暖而幸福——我们的时代,实在不应该一切都以唯一的标准答案来衡量裁判。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很快,阴雨绵绵的黄梅天走向终结,栀子花开,炎夏来临,孩子们也离开他们朝夕相处了五年的小学校园。

或许,通过这样的如同小河淌水一样的心灵滋养,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孩子们真正踏雪无痕地接受了这样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有思考和质疑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缺陷,每个人都应该努力阅读努力学习,触摸更宽广的天空和世界。因此,我非常乐观地相信,在未来的成长岁月里,他们——这些我曾教过的孩子们会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他们在遭遇挫折之后基本可以不怨天不尤人,他们会尽可能地尊重别人甚至对手,宽容他人的某种短板和不足,他们会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于已有问题的内在逻辑的认同或者质疑,他们会更加认真仔细地观察发现,更加严谨细致地探索实践……

有时候,因为临港第一小学(建平临港小学)叶黎红校长的召见,我提着一只小黑包,步履匆匆地走进校园,正是课间休息时分,教学楼上走廊里正在玩耍的孩子们看到我之后大声而亲切地叫着“倪老师!倪老师!”,甚至朝我热烈摆手,那一刻,内心颇为感动。看着他们的如花笑脸,我仿佛看到了未来一个又一个的人文大咖和诺奖得主。

我一贯坚定而执着地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愿以以阅读推广人这个身份为这个民族的继续伟大贡献一份光和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10222211号-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